「聰鳴之星」
—— 聽障學童服務計劃
活動內容
我們很高興能與香港聾人福利促進會合作,為聽障學生提供義教服務。每逢週六,我們均安排了義工陪伴聽障學童在白普理中心上課,並教導他們做功課與手工。我們期望一眾義工,可幫助學童在輕鬆的氛圍下好好學習。
Service Review
Passion to Dream, Dream to inspire
自從參加了「聰鳴之星」計劃之後,我就對聾人或是聾人小朋友有新的看法。我們會不自覺認為聾人會因為自身缺陷而可能內向,我們可能會不自覺地先入為主,但是後來隨著相處越來越久,會發現其實大部份小朋友都很外向,很健談,很主動去答問題,樂於幫助同學,與自己當初的想法完全不一樣。正正看着這群可愛的小朋友,更是每星期去白普理中心與他們一起學習的動力,更加確定自己有想幫助他們的心。希望在未來有更加多人可以參與這方面的活動,關注更多聾人的福利。
— 時任服務總監,王露敏
我是童夢同行的附屬委員朱雅文。在這個團隊中服務和參與不同的活動一直是我的榮幸。最近,我有機會前往白普理特殊兒童中心為香港聾人福利促進會的小五至小六同學輔導教學。我十分感恩可以在這個活動中服務,我亦獲益良多。我發現有特殊需要的兒童其實跟正常的並沒有分別,而有些人更可能在不同的範疇中天份較高。而他們先天性的障礙令他們較困難去發展真正的潛能。但是,藉著童夢同行的幫助,我們正盡力協助他們渡過大大小小的障礙,令他們可以和其他學生評排,最後更可以發光發亮。我非常感恩我可以幫助社會未來的領導去裝備他們,令他們可以在未來的世界中有所作為。
— 時任附屬委員,朱雅文
我是童夢同行的服務總監秦學嘉。最近我有機會前往白普理特殊兒童中心為香港聾人福利促進會服務。我們會在每個星期六協助小五至小六的學生完成他們的課業。在小休的時間,我十分喜歡和他們傾談關於課業或興趣的事情。我發現這些有特殊需要的兒童會用非常樂觀的心態去面對日常生活的困難。而且,其實他們的潛能和我們所有人一樣,並不被他們的殘疾所限制。當他們上堂和我的朋友傾談時,我可以明顯地看到他們的笑容。這令我發現我們不應該抱怨自己的不幸。反而,它們令我們與其他人不一樣,而我們應該擁抱和珍惜自己的才能。
施比受更有福一直是我的信念;我們不應該只關心自己。反而,我們應該關心其他人,尤其是社會上資源較少的人士。這些兒童是我們未來的棟樑,而他們亦將會在不同的行業中發展,建設我們的城市。我們更應該着重於教育和展現我們的關愛給他們。
— 時任服務總監,秦學嘉
感謝香港聾人福利促進會以及童夢同行給予我這個機會服務!我自己其實從來沒有接觸過一些聽障兒童,也沒有相關的知識,所以當初亦有些徬徨,不知道應該要怎樣與他們相處。可是,經歷了第一次服務已令我大大放下擔憂,他們並沒有如我刻板印象中般不同,甚至小朋友年紀輕輕但比我更聰明,有時聽到他們聊天更是讓我捧腹大笑,只是他們表達和學習的方式稍有不同,有些需要多點時間才能開口,有些則需要我們耐心一些地展示口型,我也一樣,在美勞的方面更是要向他們學習。每個人都有不同的特點、學習方式與步伐,而慶幸的是,這些不同亦正正成就了我們相輔相成、互幫互助,那種即使為他們解答一條簡單數學題的滿足感,亦足以成為我繼續服務的動力!
— 時任附屬委員,連婉希
我是童夢同行的附屬委員黃婉晴,最近去到白普理特殊兒童中心香港聾人福利促進會,能親身和有特殊需要的學童交流、教他們做功課,和陪他們做手工。和我印象不同,我以為他們會很靦腆、一言不發,但一輪相處之後卻令我改觀了。我記得他們上英文課時,要分組創作小故事,孩子們都很踴躍發表自己的想法,還不斷問我怎樣才能寫得更好。他們即使聽力不太好,但仍然願意留心聽、努力學,沒有被身體障礙限制。我又記得,有一個小男孩在做手工時給了摺了一朵花,說謝謝我來陪他做功課、陪他玩。我有些動容,其實不只是我來陪他,他們也讓我了解了社會上不同人的需求、看到不同的面貌。我希望能在以後繼續服務社會上需要被關愛的群體,能夠以生命影響生命。
— 時任附屬委員,黃婉晴